《沟通技巧》——沟通从“心”开始
一、课程概况
《沟通技巧》是酒店管理专业必修课(学分:2分,学时:32)授课对象为本专业大一新生,现为学院精品课程,在实践中基于“三微三有”模式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,注重将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与学生的价值塑造有机统一起来,注重发挥课程育人的价值与功能,将知识模块化,致力于培养“有温度、有情怀、有发展机会”的创新型、数字化、复合型现代服务业人才。
取得了一定的成果:1.《沟通技巧》课程系学院课程思政精品课程,每年对外开展培训超5000人次;2.创建了“沟通技巧案例库”;3.创建了“沟通能力测试题库管理系统“,已申报V1.0软件著作权;4.《沟通技巧》新形态教材已与中央级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;5.每年指导学生成功举办各项活动20余次,成功申报各类项目30余项。
二、课程教学目标
本校酒店管理专业旨在培养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,正在推行“全业融通、多元协同、立体进阶”人才培养模式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,两年实现“课程思政”专业群全覆盖,完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。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目标:
(一)知识目标
1.了解沟通的基本知识和人际交往常识;
2.熟悉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基本知识;
3.掌握沟通中应对冲突的相关知识。
(二)能力目标
1.熟练掌握和运用表达、倾听、提问、回答等语言沟通技巧;
2.熟练掌握和运用动作、表情、眼神、肢体语言等非语言沟通技巧;
3.熟练掌握和运用恰当回应、合理批评、自我辩解等应对技巧;
4.通过不同情景设计,强化训练学生与同事、上下级、团队建设中的沟通技巧。
(三)素质目标
1.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个人品德和沟通心态;
在人际沟通中,具备厚德仁爱、正直善良的个人品德;常怀敬人心、自信心、真诚心、平等心、宽容心、同理心,养成平等、文明、诚信、友善的沟通心态,做到“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”;
2.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;
在职场沟通中,具备爱岗敬业、诚实守信、办事公道的职业品格;有和善亲切、谦虚随和、理解宽容、热情诚恳地与人沟通的意愿和能力;争做“知荣辱、守诚信、善沟通”的酒管人;
3.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与责任担当意识;
在沟通训练中,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提高辩证思维能力,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;具备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增强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;
4.争做新时代传播正能量的酒管人;
在沟通训练中,实现阶梯式成长,逐步成长为“有温度一一有情怀一一有发展机会”的酒管人,争做新时代传播正能量的酒管人。
三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
(一)总体设计一一以心相交 行稳致远
课程分三大模块教学:沟通认知模块(第1-4章),沟通技巧模块(第5-9章),技能训练模块(第10-13章)。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信念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、加强品德修养、增长知识见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职业精神,提升学生综合素质。
1.第一模块教学中,明确了有效沟通的目的就是实现信息、思想和情感的有效传递,通过生问生答、平行互动法、任务驱动法、生讲生评等教学设计,帮助学生实现从“走近”对方到“走进”对方心理的转变,引导学生个人品格的完善:学会和善亲切、谦虚随和、理解宽容、热情诚恳地与人沟通,激发了学生情感认知和行为认同。
2.第二模块教学中,注重对观察、思考、表达等思维和能力的培养。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“春风化雨”式融入教学中,培养学生爱岗敬业、诚实守信、办事公道的职业品格;养成和善亲切,谦虚随和、理解宽容、热情诚恳的沟通习惯。
3.第三模块教学中,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,侧重于情感体验和技能训练,通过情景教学法、案例分析法、演说法、小组讨论法等教学设计,实现“润物细无声式”融入,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与人协作的能力,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。
(二)实施路径
具体实施路径如下图所示:
(三)教学实践设计
实践设计如下表:
课程设计建立了“三微三有”课程思政建设体系,以沟通认知、沟通技巧和沟通训练为逻辑路线,在知识和技能讲授过程中巧妙融入13个思政元素,从而实现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;增长知识见识的同时,实现了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信念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、加强品德修养、培养职业精神,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价值引领。
教学内容 | 思政元素 | 思政切入点 | 教学案例 | 教学方法 |
第一章 沟通概述 | 民族自信 | 中美战略对话中外交部长杨洁虎部长的精彩言论,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| 中美高层对话 | 生问生答 |
第二章 沟通障碍及消除 | 共情意识 | 酒店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宣传定位,激发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| 酒店宣传片赏鉴 | 平行互动法 |
第三章 沟通方式的选择 | 红色精神 | 从传统线下转为网络沟通,引导学生关心时政 | “学习强国”APP | 任务驱动法 |
第四章 沟通心态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| 感恩之心 | 以朱熹的“孝”字详解为切入点,弘扬传统美德,培养良好沟通心态 | 详解安徽宏村家训:“孝”字 | 生讲生评 |
第五章 说的技巧 | 生态文明 | 从“两山”理论和“五水共治”概括表达中,提炼说的技巧,倡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| “两山”理论 | 案例分析法 |
第六章 听的技巧 | 传统文化 | 重温典故,借助传统文化激发学习热情 | 赵匡胤之“杯酒释兵权” | 角色扮演法 |
第七章 问的技巧 | 创新创业 | 连线成功校友,分享创业经验,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| 学长的今天 你的明天 | 平行互动法 |
第八章 答的技巧 | 中国梦 | “周恩来”与中国梦的故事,激发学生爱国情怀、共筑中国梦 | 周总理答国外记者问(五问) | 研讨辩论法 |
第九章 看的技巧 | 职业道德 | 情景演绎加深学习印象,培养坚守职业道德的品质和灵活应变的职业能力 | 案例:酒店自助餐能否为生病孩子外带 | 情景教学法 |
第十章 与同事沟通技巧训练 | 创新意识 | “惊喜服务”的典型事例,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| “白发情人节” | 案例分析法 |
第十一章 与上级沟通技巧训练 | 抗疫精神 | 有效的对上沟通,让中国疫情“抢先一步”,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| 张继先一一疫情上报第一人 | 演说法 |
第十二章 与下级沟通技巧训练 | 工匠精神 | 国宴大师的成长经历,激发学习内动力,激发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| 国宴大师成长日记 | 师讲生评 |
第十三章 团队沟通技巧训 | 社会责任 | 突显团队协作的重要性,培养学生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| C20接待任务 | 小组讨论法 |
四、育人元素实施案例
授课内容:第一模块 第四章 沟通心态和沟通能力的培养
案例——沟通从“心”开始
思政融入点:
1.培养厚德仁爱、正直善良的个人品德;
2.学会用“心”沟通;
3.养成平等、文明、诚信、有善的沟通心态:做到“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”。
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:
1.故事导入:讲课之前先请分享一个钥匙和锁的故事,启发学生达成认知一致,沟通需要从心开始。
2.小组讨论:大家头脑风暴提出有哪几心在沟通实际中让我们感受深刻,由老师总结提练出“六颗心”。
3.演说法:老师引用孟子曾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启发大家思考,分享认知实习中的“尊重”或“被尊重”的例子,深化对“敬人心”的理解,培养厚德仁爱、正直善良的个人品德。
4.互动法:结合学院的“微笑大使”活动,与学生一起探讨真诚心的最有效方式是什么,培养友善的沟通心态。
5.典型试验法:利用三杯水的实验,当时请同学们体会“宽容心”的真谛,倡导“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”。
6.角色扮演法:邀请学生体验和感受“酒店自助早餐能否为生病孩子外带”的不同角色,体会“同理心”的要点,实现从“走近”对方心理到“走进”对方心理的转变。
7.案例法:分享时事新闻“中美战略对话中外交部长杨洁篪部长的精彩言论”,让大家感受“大国自信”的风采,分享克服不自信的训练方法,培养自信的沟通心态。
五、课程思政特色与创新
1.基于“三微三有”模式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
通过在教学中强化“三微”即“思政微要点、职业微紊养、技能微行为”的引导作用,致力干培养“三有”即“有温度、有情怀、有发展机会”的创新型、数字化、复合型现代服务业人才。
2.实现价值源造目标的阶梯式培养和提升
依据教学需要、尊重教学规律,在沟通认知模块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成为“有温度的、会沟通的酒管人”;在沟通技巧模块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成为“有情怀的、会沟通的酒管人”;在技能训练模块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成为“有发展机会,会沟通的酒管人”。
3.构建校企协同培养机制,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
依托酒店管理专业成熟的校企合作单位资源和课程思政实训基地,优先选用来自酒店行业的真实素材,强化了专业意识的培养,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4.改革考核标准,思政育人的考核评价
在全程授课过程中,突出过程评价,提高团队成绩在个人成绩中所占权重,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。
5.延展教学时间和空间,夯实多维度培养模式
该课程面向全部大一学生,授课教师均为各学生社团指导老师,对于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已经形成了“从课堂内外、到学校内外、到线上线下相结合”的多维度培养模式,每年指导学生成功举办各项活动20余次,各类项目申报10余项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。
六、教学效果
通过课堂讲授、课堂讨论、生讲生评、典型试验方法、小组讨论法、角色扮演法、游戏教学法、演说法、任务驱动、研讨辩论、情景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,延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,夯实了“三微三有”培养模式,基本实现了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紧密融合,形成可借鉴、可推广的授课模式,正在建立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库,以期方便同行共享成果及师生持续学习、使用。
七、数学反思
1.继续深化课堂教学创新。利用好“沟通能力测试题库管理系统”,不断创新课堂教学,增强教学互动性。
2.继续做好“五个优化”:优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、优化校企业合作培养机制、优化育人效果评价机制、优化教学反馈机制、优化团队建设机制,使教学目标更明确、规划更科学、分工更合理,协同培养效果更突出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